“牙疼不是病,疼起来真要命”,要不是医生及时抢救,陈伯差点被这小小的牙痛害得丢了性命。
三天前,陈伯突发牙齿、下颌闷痛,并感觉胸闷不适、呼吸困难, 陈伯想着休息一下应该没事。但休息后症状仍未得到缓解,随后突然意识不清,家人见状连忙送陈伯到陈星海医院胸痛中心救治。入院时陈伯已经突发心跳骤停,血压、血氧饱和度无法测出,情况十分危急。
重症医学科陈国祥主任医师、李志波副主任医师联合值班医护人员立即对陈伯进行抢救。经过一系列的抢救和治疗,陈伯暂时恢复了自主心律,但心率仍然缓慢,随时可能再次出现心脏骤停,经重症医学科及心血管介入科慎重考虑后,为患者留置了临时起搏器。
而此时,心血管介入科韦福起教授也早就安排介入室做好了准备,只待行介入手术治疗。术中造影发现,患者右冠状动脉近端100%闭塞,随即予介入下抽吸血栓、置放支架治疗,打通了闭塞的右冠状动脉。
经过精心治疗和细心护理,陈伯病情趋于稳定,神智逐渐清醒,拔除了气管插管,胸闷不适、呼吸困难等症状明显缓解。第二天,当陈国祥主任与医生护士查房时,陈伯一把拉住了陈主任的手,连声说“谢谢,谢谢大家救了我”。目前,陈先生精神状态良好,生命体征稳定,正在康复当中。
重症医学部陈国祥主任介绍,提到心肌梗死,很多人认为急性胸痛就是发病前兆。实际上,一些非典型部位剧烈疼痛也是心肌梗死的前兆。如果有冠心病病史,突然出现腹痛、腰痛、肩背痛、牙痛的症状,需高度警惕是否出现了心梗。因为心梗的牵涉痛,会导致疼痛放射到颈部、咽部、下颌部、背部或肩部、左上肢、上腹部等其他部位,而出现以牙痛、咽喉部不适等为首发症状的不典型症状。此时,患者千万不能简单地“头疼医头脚疼医脚”,而应去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,以免错过最佳救治时间。
心血管介入专科负责人韦福起教授也特别提醒有冠心病、高血压、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,出现非典型症状时,要警惕急性心肌梗死,一旦发生时,要立刻平躺,呼叫救护车,千万不能自行去医院,以免发生心脏骤停和大面积心梗。
急性心梗是冠状动脉急性、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。最典型的表现是胸痛,患者还常伴有烦躁不安、出汗、恶心、呕吐等。严重的患者可出现明显心率增快或减慢、突发呼吸困难、血压下降、四肢湿冷等,甚至会猝死。
这些典型的症状一般不会被漏掉,而不典型症状,很容易和其他疾病混淆,往往不会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,这样,往往会使病情恶化,甚至危及生命。
嗓子痛
一般来说,导致嗓子痛最常见的原因是嗓子发炎,很多是由感冒引起的。如果是发炎的话,开始时嗓子会发干,像烧一样,喉咙会肿起来。
但在没有发炎的情况下,嗓子突然出现疼痛,尤其伴有心慌、胸闷憋气、出汗等表现,应该想到很有可能是急性心梗的不典型表现,特别是如果患者再有高血压、冠心病、糖尿病等病史,这个时候就得赶紧拨打120,去医院就诊。
上腹痛
引起上腹痛的原因很多,比如胃、十二指肠、肝、胆、胰等脏器的问题,但也可能遇到由于心脏问题而引起的上腹痛,尤其上腹痛还伴有胸闷憋气、心慌、出汗、口唇青紫,疼痛部位没有压痛等,就必须考虑心脏疾患的可能,需及时进行心电图检查,以免漏诊。
牙痛
口腔病患者出现死亡,大概只有两种情况,一个是口腔科的癌症,癌症也不会突然死亡;另一个是颌面部受伤,或是大出血,血液误入气道造成窒息死亡,或是上颌骨骨折,骨折段下移压迫咽部或气道造成窒息死亡。
如果说拔牙当时人就死了,那绝不是牙病,绝大部分可能是急性心梗!患者说不清楚具体是哪颗牙齿疼痛,也不红不肿,没有牙齿的叩痛等,如果再伴有胸闷、憋气、心前区不适、心慌、出汗、面色改变等,就该想到是否发生了急性心梗。
急性心梗的非典型症状还有很多,应该高度警惕。如无胸痛或仅仅自我感觉胸闷、心慌、心前区不适,或是无胸痛而表现为上腹痛,并可伴恶心、呕吐等,都应该想到急性心梗发生的可能。
如有不明原因的胸痛,
请第一时间到
陈星海医院胸痛中心
就诊
急救电话:22120120、22287102
(文:重症医学科 林海)
专家简介
陈国祥,急危重症医学部主任、胸外学科带头人、主任医师,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,省医师协会及省医疗行业协会胸外科委员,中山市医学会胸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。对感染性休克、液体复苏、危重病人的呼吸支持、营养支持、持续性血液净化、血流动力学检测等具有深入的研究。在从事研究重症医学的同时,带领胸心外科临床专业水平达国内先进水平,成功开展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、食管癌根治术、纵隔肿瘤切除、全胸腔镜下双侧单孔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治疗手汗症及NUSSS手术治疗漏斗胸,为国内最早开展硬膜外麻全胸腔镜手术专家之一。发表国家级论文十余篇,参加国家级科研课题研究三项,主持中山市科技局科研课题多项。
韦福起,心血管内科副教授,硕士研究生,心血管介入专科负责人。2006年锦州医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,2013年获得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资格。原辽宁省盘锦市中心医院心内科副主任、导管室主任,先后在新加坡国立大学附属医院、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、沈阳军区总医院、辽宁省人民医院、上海长征医院心血管内科进修学习。曾任东北、华北八省市心血管病学术大会主席团成员、东北国际心血管病论坛学术大会主席团成员,《中华临床医学杂志》特约编辑。近年发表国家级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,其中一篇被美国化学文摘收录。2012年优秀论文二等奖; 2015年荣获“长三角社区医师健康社区行”高血压防治临床病例和经验分享竞赛二等奖,荣获2015年江苏省基层高血压防治经验与案例评比一等奖。从事心血管专业20余年,在心血管内科的常见病及多发病方面有自己的独到见地,擅长难治性高血压、难治性心力衰竭、复杂性心律失常的鉴别诊断等。熟练完成冠状动脉造影术、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、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PCI术、先天性心脏病造影术及封堵术。
李志波,急危重症医学部副主任,毕业于中山大学临床医疗系,2002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进修。2005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修,擅长于呼吸系统疾病及急危重症的治疗,在国家级、省级杂志发表论文6篇。